眼后段玻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包括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眼内炎、黄斑疾病、复杂眼外伤等。
1.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积血是较为常见的适应证。常见原因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引起的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出血;眼外伤导致的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破裂出血等。当玻璃体积血长期不吸收,影响视力,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玻璃体切除术,清除积血,恢复视功能。
2.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严重影响视力的疾病。可由视网膜裂孔、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原因引起。玻璃体切除术可通过切除混浊的玻璃体,解除对视网膜的牵拉,再配合视网膜复位手术,如视网膜激光光凝、巩膜扣带术等,使视网膜重新贴附,挽救视力。
3. 眼内炎:
眼内炎是一种严重的眼部感染性疾病,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玻璃体是眼内炎病原体繁殖的良好场所,及时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可清除感染的玻璃体,同时向眼内注入抗生素等药物,控制炎症,避免严重的视力损害。
4. 黄斑疾病:
黄斑疾病如黄斑前膜、黄斑裂孔等,会严重影响中心视力。玻璃体切除术可剥除黄斑前膜,解除对黄斑的牵拉,对于部分黄斑裂孔患者,手术还可促进黄斑裂孔的愈合,改善视力。
5. 复杂眼外伤:
复杂眼外伤常伴有眼球破裂、眼内异物、视网膜损伤等多种情况。玻璃体切除术可清除眼内异物、修复视网膜损伤,尽可能恢复眼球的解剖结构和视功能。
在考虑进行眼后段玻璃体切除术时,患者应全面评估自身眼部及全身状况,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术后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复查,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剧烈运动等,以促进眼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