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身上痒可能是接触过敏原、饮食因素、环境因素、皮肤干燥、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远离过敏原、调整饮食、改善环境、做好皮肤保湿、增强免疫力等。
1. 接触过敏原:生活中常见的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接触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身上痒。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比如花粉季减少外出、定期清洁家居除螨、不养宠物等。症状较轻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若症状较重,遵医嘱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凝胶等药物。
2. 饮食因素:食用海鲜、牛奶、蛋类等易致敏食物,可能引起身体过敏,出现皮肤瘙痒症状。需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多喝水促进致敏物质排出。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具体用药遵医嘱。
3. 环境因素:冷热交替、潮湿环境等都可能诱发过敏,使皮肤出现瘙痒。要注意调节室内温湿度,避免突然的冷热刺激。可适当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瘙痒明显时,遵医嘱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苯海拉明片、阿伐斯汀胶囊等药物。
4. 皮肤干燥:皮肤水分流失过多,屏障功能受损,易引发过敏瘙痒。日常要做好皮肤保湿,洗澡后及时涂抹身体乳,如凡士林、尿素维E乳、硅油乳膏等。避免频繁洗澡及使用过热的水。
5. 免疫系统异常: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可能对正常物质产生过度免疫反应,引起过敏瘙痒。平时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症状发作时,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胶囊等药物。
日常要保持皮肤清洁,穿宽松舒适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避免搔抓皮肤,以防破损感染。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