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腋下长小疙瘩可能是副乳、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淋巴结炎、毛囊炎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等。
1. 副乳:多因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胚胎时期乳腺始基退化不全所致,表现为腋下隆起的小疙瘩,部分在经期可能有胀痛感。较小且无症状的副乳可定期观察;若副乳较大影响美观或出现疼痛等症状,可考虑手术切除。
2. 皮脂腺囊肿:主要是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逐渐淤积形成的潴留性囊肿,表现为圆形、中等硬度的疙瘩。较小的囊肿可先观察;若囊肿较大或反复感染,需手术切除。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
3. 脂肪瘤:由脂肪过度增生积聚形成,通常为边界清晰、质地柔软的疙瘩。较小且无症状的脂肪瘤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若脂肪瘤较大或压迫周围组织,可手术切除。
4. 淋巴结炎:多因细菌感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表现为腋下淋巴结肿大、疼痛。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罗红霉素分散片等药物抗炎治疗,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5. 毛囊炎:常因细菌感染毛囊所致,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腋下清洁,避免搔抓。
日常要注意保持腋下皮肤清洁卫生,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对腋下皮肤的摩擦。避免自行挤压小疙瘩,以免引起感染加重症状。若小疙瘩持续不消失、增大、疼痛加剧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