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镜感染艾滋病可能是消毒不规范、医疗器械共用、医护操作失误、患者自身免疫差、交叉感染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加强消毒管理、规范器械使用、提升医护技能、增强患者免疫、避免交叉感染等。
1. 消毒不规范:做胃镜的器械若消毒不彻底,残留带有艾滋病病毒的体液,就可能在后续检查时传染给其他患者。医院应严格按照消毒标准,对胃镜及相关器械进行高水平消毒,如使用戊二醛浸泡消毒。对于复用的活检钳等,要经过多道清洗、消毒流程。可遵医嘱使用含氯消毒片配置合适浓度消毒液、邻苯二甲醛消毒液、过氧乙酸溶液进行器械消毒。
2. 医疗器械共用:若不同患者共用未彻底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活检针、注射针等,病毒就有机会传播。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一次性活检针、注射器等使用后按医疗废物规范处理。对于可复用器械,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流程。
3. 医护操作失误: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若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如手套破损未及时更换、操作动作不规范导致器械污染等,可能造成病毒传播。加强医护人员培训,规范操作流程。操作前仔细检查手套完整性,操作中避免器械接触污染区域。若发生职业暴露,及时进行处理,可遵医嘱服用拉米夫定片、齐多夫定胶囊、依非韦伦片进行阻断。
4. 患者自身免疫差:本身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抵抗外界病菌能力弱,接触少量病毒也可能被感染。这类患者可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肠溶片、转移因子口服液、匹多莫德颗粒,提升机体抵抗力。
5. 交叉感染:在胃镜检查室等环境中,若患者之间距离过近、空气流通不畅,带有病毒的飞沫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保持检查室良好通风,合理安排患者检查间隔,对环境定期消毒,如使用紫外线灯照射、过氧化氢喷雾消毒。
要积极配合后续治疗,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定期复查血常规、病毒载量等指标。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舒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同时,调整心态,避免因感染产生过度焦虑、抑郁情绪,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