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局麻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心血管系统毒性、过敏反应、局部组织损伤、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1.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局麻药进入血液后,若浓度过高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初期表现为头晕、耳鸣、视力模糊、口周麻木等兴奋症状,之后可能进展为惊厥、意识丧失、呼吸抑制等严重抑制症状,因为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不平衡,先抑制抑制性神经元,后抑制兴奋性神经元导致。
2. 心血管系统毒性:局麻药可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兴奋性,使心输出量减少,还能扩张外周血管,导致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与药物剂量、进入血液循环速度等因素有关。
3. 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对局麻药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可出现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等皮肤症状,也可能有呼吸道症状如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过敏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特殊体质相关。
4. 局部组织损伤: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疼痛、肿胀、硬结等,这是由于局麻药对局部组织有一定刺激性,若注射操作不当,如反复穿刺、药物浓度过高或剂量过大,还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神经损伤,影响局部功能恢复。
5.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某些局麻药可使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患者可出现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不过这种不良反应相对较为罕见,一旦发生需要及时处理。
使用局麻药时,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及剂量,严格规范操作流程。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病史、过敏史等信息,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保障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