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宝宝牙龈上有白色疙瘩可能是马牙、鹅口疮、萌出性囊肿、口腔溃疡、牙龈脓肿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加强口腔护理、药物治疗等。
1. 马牙:这是一种生理现象,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潴留形成。表现为牙龈上白色或黄白色、米粒大小的颗粒,通常无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数周或数月后可自行消失,家长只需注意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避免挑破,以防感染。
2. 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在牙龈、口腔黏膜可见白色斑膜,不易擦去。可使用 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制霉菌素片研成粉末,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涂抹在宝宝口腔患处,遵医嘱用药;也可使用冰硼散、锡类散等,适量涂于患处,均需遵医嘱。
3. 萌出性囊肿:宝宝乳牙萌出时,覆盖牙的黏膜局部肿胀形成。若囊肿较小,可等待自行吸收;若囊肿较大影响乳牙萌出,需就医,在局部麻醉下切开引流,术后注意口腔卫生。
4. 口腔溃疡:多因喂养不当、局部创伤等引起。牙龈处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可使用康复新液,遵医嘱涂抹于溃疡处促进愈合;也可选用西瓜霜喷剂、开喉剑喷雾剂等,按医嘱使用。同时调整喂养方式,避免过硬食物损伤口腔。
5. 牙龈脓肿:常因口腔卫生不良,细菌感染所致。牙龈红肿,有白色脓点。需就医,医生可能会局部冲洗上药,如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必要时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罗红霉素颗粒等抗生素治疗。
日常要注意宝宝口腔清洁,喂奶后适当喂些温水。密切观察白色疙瘩变化,若持续不消失、增多、宝宝出现哭闹、拒奶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