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腰疼可能是腰椎退变、腰部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锻炼等。
1. 腰椎退变:随着年龄增长,腰椎椎体、关节等结构发生磨损、老化,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可通过热敷、按摩等物理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消炎止痛。日常要注意腰部保暖,避免长时间弯腰劳作。
2. 腰部肌肉劳损:长期腰部过度用力、姿势不良等导致腰部肌肉慢性损伤。可进行针灸、理疗,放松肌肉。外用云南白药膏、活血止痛膏、消痛贴膏等药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要纠正不良姿势,适当进行腰部肌肉锻炼,如小飞燕动作。
3.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神经组织。可采用牵引治疗,拉开椎间隙,减轻神经压迫。口服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腰痛宁胶囊等药物营养神经、缓解疼痛。病情严重时可能需手术治疗。平时避免腰部负重,佩戴腰围保护。
4. 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因各种原因出现狭窄,压迫脊髓和神经。症状较轻时,可通过卧床休息、腰部理疗缓解。遵医嘱服用洛索洛芬钠片、甲钴胺分散片、仙灵骨葆胶囊等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则考虑手术扩大椎管。日常避免久站久坐,避免腰部剧烈活动。
5. 骨质疏松:老年人骨量流失,骨密度降低,骨骼强度下降。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利于钙吸收。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枸橼酸钙片、维D钙咀嚼片,同时遵医嘱服用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
老年人出现腰疼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用药、进行康复锻炼,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止治疗,以免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