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身上长疖子可能是皮肤卫生不良、搔抓损伤、免疫力低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堵塞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增强免疫力、使用抗感染药物、改善毛囊通畅等。
1. 皮肤卫生不良:小孩皮肤新陈代谢快,若不注意清洁,污垢、油脂等易堆积在皮肤表面,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从而引发疖子。日常要勤给小孩洗澡,使用温和的儿童专用沐浴产品,尤其是易出汗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保持皮肤清爽干净。
2. 搔抓损伤:小孩好动且自控力差,常因瘙痒等不自觉搔抓皮肤,导致皮肤破损,细菌趁机侵入引发感染形成疖子。要及时修剪小孩指甲,避免指甲过长抓伤皮肤。当皮肤瘙痒时,可通过轻轻拍打或涂抹炉甘石洗剂来缓解。
3. 免疫力低下:小孩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或因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等导致免疫力下降,难以抵御细菌入侵,易长疖子。要保证小孩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果等,同时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4.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发疖子的常见病原菌,可通过接触感染。当皮肤有微小破损时,该菌易侵入并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 毛囊堵塞: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无法正常排出,积聚在毛囊内,就会造成毛囊堵塞,进而引发疖子。要选择合适的衣物,避免穿过于紧身、不透气的衣服,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同时,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
日常要密切关注小孩疖子的变化,若疖子持续不愈、红肿加重、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