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急促可能是生理因素、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心脏疾病、感染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清理呼吸道、药物治疗、呼吸支持等。
1. 生理因素: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频率本身就比成人快,在活动、哭闹等情况下呼吸会更急促。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稳定。只需营造安静舒适环境,避免过度刺激新生儿,让其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
2. 呼吸道阻塞:如鼻腔有分泌物堵塞、奶液反流误吸等。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鼻腔分泌物后,用婴儿专用吸鼻器轻轻吸出;若因奶液反流,应将新生儿脸转向一侧,防止误吸,轻拍背部促进奶液排出。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愈创甘油醚糖浆,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3. 肺部疾病:像新生儿肺炎等。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等呼吸支持。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密切观察呼吸、体温等情况。
4. 心脏疾病:例如先天性心脏病。会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影响呼吸。一般需要完善检查评估病情,可能需手术治疗。在等待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新生儿剧烈哭闹,减少心脏负担,按医嘱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改善心脏功能。
5. 感染:如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积极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万古霉素,均需遵医嘱使用。同时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呼吸、体温、精神状态等情况。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喂奶时注意姿势,避免呛奶。若呼吸急促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绀、拒奶等,应及时就医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