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可能是腰椎间盘退变、腰部长期劳损、腰部外伤、姿势不良、遗传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按摩、牵引、热敷等。
1. 腰椎间盘退变: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降低,容易发生退变。当纤维环部分或全部断裂时,髓核突出会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导致腰腿痛等症状。可通过按摩来缓解,由专业人员进行腰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也可进行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腰部疼痛部位,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还可进行适当的腰部康复锻炼,如小飞燕、五点支撑法等。
2. 腰部长期劳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等,会使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大,加速退变和损伤。可采取牵引治疗,借助器械对腰部进行牵引,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也可进行针灸,刺激腰部及下肢的穴位,疏通经络;还可遵医嘱服用腰痛宁胶囊、甲钴胺片、布洛芬缓释胶囊,以缓解疼痛、营养神经。
3. 腰部外伤:腰部受到突然的撞击、扭伤等外伤,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受伤后应及时休息,避免腰部过度活动;可进行冷敷,在受伤 24 - 48 小时内,用冰袋敷于受伤部位,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减轻肿胀和疼痛;之后进行热敷和按摩,促进恢复;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膏、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三七伤药片。
4. 姿势不良:长期弯腰、驼背、跷二郎腿等不良姿势,会使腰椎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引发腰间盘突出。要及时纠正不良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可进行瑜伽或普拉提训练,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椎稳定性;也可使用腰部支撑垫,减轻腰部压力;还可通过热敷放松腰部肌肉。
5. 遗传: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腰椎间盘的结构或代谢存在缺陷,更容易发生腰间盘突出。对于有遗传倾向的人群,要更加注意腰部保护,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和受伤;定期进行腰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可进行适当的腰部锻炼,如游泳等;出现症状时,可采取按摩、牵引等物理治疗方法,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腰部再次受伤;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