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漏尿可能是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症、尿道炎、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盆底肌锻炼、药物治疗、抗感染治疗等。
1. 盆底肌松弛: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盆底肌肉会逐渐松弛,尤其是经多次生育的老年女性,对膀胱和尿道的支撑力减弱,导致漏尿。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来锻炼盆底肌,即收缩肛门、阴道肌肉,每次收缩 3 秒,放松 3 秒,重复进行,每天 3 组,每组 10 - 15 次。也可到医院进行盆底康复治疗。严重者可能需手术治疗。
2. 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逼尿肌不稳定,频繁收缩引起漏尿。可遵医嘱服用托特罗定片、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日常要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料,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
3. 尿道炎:细菌感染尿道引发炎症,炎症刺激导致尿道黏膜敏感性增加,出现漏尿。可遵医嘱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要多喝水,增加尿量,冲刷尿道,促进细菌排出。
4. 膀胱炎:膀胱黏膜受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发生炎症,影响膀胱正常功能导致漏尿。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呋喃妥因肠溶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治疗。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
5. 神经源性膀胱: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受损,影响膀胱的正常排尿控制。可进行间歇性导尿,帮助排空膀胱。也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 B1 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营养神经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定期复查。按照医生要求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若漏尿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