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非手术治疗适应证包括无移位骨折、轻度移位骨折、患者身体状况无法耐受手术、老年患者且骨折移位不明显、存在手术禁忌证等情况。
1. 卧床休息:对于髋臼骨折中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情况,卧床休息能让骨折部位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自然愈合。通过减少骨折部位的活动和受力,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避免骨折移位进一步加重。一般需严格卧床,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卧床时间,通常为6-8周。在此期间要注意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形成,同时进行适当的下肢肌肉收缩锻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2. 牵引治疗:对于一些髋臼骨折有轻度移位但不适合手术的患者,牵引治疗可发挥作用。通过对患肢进行持续牵引,利用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的作用,使骨折断端逐渐恢复到接近正常的位置,纠正骨折的移位。牵引重量需根据患者体重和骨折情况合理调整,一般从较小重量开始,逐渐增加。牵引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和感觉情况,防止因牵引不当造成神经血管损伤。
3. 支具固定:部分髋臼骨折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且骨折移位不明显时,可采用支具固定。支具能为骨折部位提供外部支撑,限制骨折部位的异常活动,稳定骨折断端。选择合适的支具,根据患者身体形态进行塑形,确保支具贴合身体,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佩戴支具期间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受压破溃。
4. 药物辅助:在髋臼骨折非手术治疗中,药物辅助也很重要。可使用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如骨肽片,它能调节骨代谢,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加速新骨形成;伤科接骨片,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壮骨的功效,有助于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仙灵骨葆胶囊,能滋补肝肾、接骨续筋,增强骨骼的修复能力。这些药物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
5. 康复理疗:康复理疗对于髋臼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可采用不同的理疗方法。早期可进行冷敷,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后期进行热敷、红外线照射等,促进血液循环,加快骨折部位的新陈代谢,有利于骨折愈合。同时,结合适当的康复训练,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执行,定期进行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