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可能是腰部长期负重、腰部急性扭伤、腰椎间盘退变、腰椎发育异常、遗传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运动治疗、改善睡姿等。
1. 腰部长期负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等,会使腰部承受过大压力,加速椎间盘退变。日常要避免长时间弯腰劳作,定时起身活动腰部。可进行小飞燕运动,趴在床上,双臂和双腿同时向上抬起,坚持几秒后放下,重复多次。还可进行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掌、双肘、肩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到肩部、腹部、膝关节一条直线,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 20 - 30 个。
2. 腰部急性扭伤:突然的腰部扭转、碰撞等急性损伤,可能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受伤后要及时休息,避免腰部用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云南白药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活血止痛胶囊。同时配合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腰部疼痛处,每次 15 - 20 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 腰椎间盘退变:随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降低,易发生突出。要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可进行倒走锻炼,选择平坦、安全的场地,倒着行走,速度不宜过快,每次 20 - 30 分钟。也可进行游泳运动,借助水的浮力减轻腰部压力,锻炼腰部肌肉。
4. 腰椎发育异常: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等先天性发育异常,会增加椎间盘突出风险。平时要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可进行腰部伸展运动,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向上伸直,然后向左或向右侧弯曲身体,感受腰部拉伸,每个方向保持 15 - 30 秒。还可进行拱桥运动,仰卧位,双腿屈膝,以足掌、双肘、肩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到肩部、腹部、膝关节一条直线,然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
5. 遗传:家族中有腰间盘突出患者,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几率。要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可通过平板支撑来增强核心肌群力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睡眠时选择硬板床,仰卧位时可在膝盖下方垫一个薄枕头,使膝关节微屈,减轻腰部压力;侧卧位时保持脊柱在一条直线上。
日常要注意腰部保护,避免腰部过度用力和受寒,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