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骨折拔钢针常见的取出方式有在门诊局部麻醉下取出、在手术室臂丛麻醉下取出、借助专业器械经皮取出、通过小切口直视下取出、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取出等。
1. 门诊局部麻醉下取出:适用于钢针位置表浅、固定简单且骨折愈合良好的情况。在门诊处置室,局部皮肤消毒铺巾后,用利多卡因等局部麻醉药物浸润麻醉钢针周围组织,待麻醉起效,使用血管钳等器械夹住钢针尾部,顺着钢针植入方向缓慢拔出,操作相对简便、创伤小,术后稍作观察即可离院。
2. 手术室臂丛麻醉下取出:对于钢针位置较深、数量较多或患者对疼痛较为敏感的情况。在手术室进行,先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使上肢区域产生麻醉效果。麻醉成功后,严格消毒铺巾,在直视下准确找到钢针,利用合适的器械将其取出,该方式能更好地保证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借助专业器械经皮取出:针对一些特殊类型的钢针,如克氏针等。通过特殊设计的经皮器械,在体表定位钢针尾端,经皮穿刺进入,准确夹住钢针并拔出,这种方法能减少皮肤切口,降低感染风险,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4. 通过小切口直视下取出:当钢针周围组织粘连或位置稍复杂时采用。在手指合适部位做一小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肌肉等组织,在直视下清晰看到钢针,准确操作将其取出,小切口便于操作且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
5. 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取出:较为罕见,适用于钢针位于关节附近且常规方法难以取出的情况。利用关节镜设备,通过微小切口进入关节腔,在显示器的辅助下清晰观察钢针位置,使用特殊器械精准取出钢针,能最大程度减少对关节结构的损伤。
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短期内避免手指过度用力和剧烈活动,可适当进行握拳、伸展等康复训练,但要循序渐进。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恢复。若出现伤口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