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蛲虫感染可能是个人卫生习惯差、接触被污染物品、环境卫生不良、儿童集体生活、自身反复感染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注意个人卫生、清洁环境、药物治疗等。
1. 个人卫生习惯差:不勤洗手、不勤剪指甲,在进食或揉眼等行为时,容易将沾染的蛲虫卵带入口中,导致感染。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用肥皂仔细清洗双手;勤剪指甲,避免虫卵藏于指甲缝中。可遵医嘱使用甲苯咪唑片、阿苯达唑片、磷酸哌嗪宝塔糖,按规定剂量服用以驱虫。
2. 接触被污染物品:如接触了被蛲虫卵污染的衣物、玩具、床单等,虫卵可通过手口途径进入人体。要经常清洗和更换衣物、床单等,定期对玩具进行消毒处理。可将衣物、床单等煮沸消毒,玩具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同时遵医嘱选用合适药物驱虫。
3. 环境卫生不良:居住环境不清洁,存在较多灰尘和杂物,易滋生蛲虫。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打扫房间,清除灰尘和杂物,经常开窗通风。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辅助驱虫,如噻嘧啶软膏,可涂抹于肛门周围,阻止蛲虫再次感染。
4. 儿童集体生活: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环境中,儿童之间密切接触,若有一人感染蛲虫,很容易传播给他人。要加强集体生活场所的卫生管理,如定期对教室、寝室等进行消毒。发现感染儿童及时隔离治疗,可遵医嘱服用伊维菌素片、奥苯达唑片、复方甲苯咪唑片等药物。
5. 自身反复感染:蛲虫夜间会爬出肛门产卵,若搔抓肛门,虫卵可污染手指,再次经口感染。要避免搔抓肛门,可在睡前给孩子戴上手套。同时遵医嘱使用双羟萘酸噻嘧啶片、恩波吡维铵片、阿魏酸哌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日常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对生活环境进行清洁消毒,按要求完成药物治疗疗程,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