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症可能是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蚊虫叮咬、疥疮、神经性皮炎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皮肤保湿、远离过敏原、防蚊驱虫、药物治疗、心理调节等。
1. 皮肤干燥:皮肤水分流失、油脂分泌减少等导致皮肤干燥引发瘙痒。多见于老年人及干性皮肤人群。日常应减少洗澡频率,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及强碱性肥皂。可使用温和的保湿护肤品,如凡士林软膏、尿素维E乳膏、硅油乳膏等,洗澡后趁皮肤未完全干时涂抹,锁住水分。
2. 接触性皮炎:皮肤接触某些物质后发生的炎症反应,如金属饰品、化妆品、洗涤剂等。首先要尽快明确并远离过敏原。局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遵医嘱用药。若症状严重,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抗组胺药物。
3. 蚊虫叮咬:蚊虫叮咬后释放的毒素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做好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蚊香、电蚊拍等。被叮咬后可涂抹清凉油、风油精、丹皮酚软膏等缓解瘙痒。若瘙痒剧烈,可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苯海拉明片、赛庚啶片等。
4. 疥疮:由疥螨寄生在皮肤引起,传染性强。需注意个人卫生,对衣物、被褥等进行煮沸消毒或暴晒。可外用硫磺软膏、林旦乳膏、克罗米通乳膏等,从颈部以下全身涂抹,遵医嘱用药。瘙痒严重者可口服伊维菌素片。
5. 神经性皮炎:与精神因素、局部刺激等有关。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避免搔抓、摩擦等局部刺激。可外用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复方氟米松软膏等,遵医嘱用药。也可采用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
治疗期间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穿宽松、纯棉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饮酒,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