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可能是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升高、胎膜受力不均、营养素缺乏、创伤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抗感染、降低羊膜腔压力、纠正胎膜受力不均、补充营养素、处理创伤等。
1. 生殖道感染:孕期阴道内的病原体上行侵袭宫颈内口局部胎膜,使胎膜局部张力下降而导致胎膜早破。对于此类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每晚睡前放入阴道深处;也可使用克霉唑栓,隔 3 天用 1 次;还可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以控制感染,减少对胎膜的进一步损害。
2. 羊膜腔压力升高:双胎妊娠、羊水过多等情况会使宫腔内压力过高,引起胎膜早破。若为双胎妊娠,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长时间站立,定期产检监测胎儿情况;羊水过多时,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经腹羊膜腔穿刺放羊水,同时密切观察孕妇生命体征及胎儿情况。
3. 胎膜受力不均: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等可使胎儿先露部不能与骨盆入口衔接,盆腔空虚致使前羊膜囊所受压力不均,引起胎膜早破。对于胎位异常,在孕周合适时可尝试外倒转术;头盆不称者,需综合评估,必要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剖宫产。
4. 营养素缺乏:孕妇缺乏铜、锌及维生素 C 等营养素,影响胎膜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合成,使胎膜抗张能力下降,易引起胎膜早破。孕妇可多吃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海鲜、新鲜蔬果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多维元素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维生素 C 泡腾片,补充相应营养素。
5. 创伤:羊膜腔穿刺不当、人工剥膜等创伤可导致胎膜早破。若因创伤导致胎膜早破,需根据孕周及胎儿情况决定处理方式。孕周较小,胎儿未成熟,尽量采取期待疗法,卧床休息,密切观察;若孕周较大,胎儿已成熟,可适时终止妊娠。
孕期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受撞击,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一旦出现阴道流液等疑似胎膜早破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