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磨损可能是不正确刷牙习惯、夜磨牙、饮食习惯不良、牙齿发育异常、牙周疾病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纠正刷牙方式、佩戴磨牙垫、调整饮食结构、修复治疗、治疗牙周病等。
1. 不正确刷牙习惯:长期采用横向刷牙等不正确方式,会过度摩擦牙齿,导致牙体组织磨损。应学习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毫米,每次只刷2-3颗牙,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
2. 夜磨牙:睡眠中习惯性磨牙或清醒时有无意识紧咬牙,会造成牙齿磨损。可在医生指导下佩戴磨牙垫,晚上睡觉时戴在牙齿上,减轻牙齿间的摩擦。同时缓解精神压力,规律作息,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3. 饮食习惯不良:长期咀嚼过硬食物,如坚果、槟榔等,频繁磨损牙齿。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食用过硬食物的频率。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牛奶等,有助于维持牙齿健康。
4. 牙齿发育异常:如釉质发育不全等,牙齿结构薄弱,更易磨损。对于轻度磨损可进行脱敏治疗,如使用氟化物凝胶、含氟牙膏等;中度磨损可采用树脂修复;重度磨损可能需进行冠修复,如烤瓷冠、全瓷冠等。
5. 牙周疾病:牙周炎等疾病导致牙龈退缩、牙齿松动,增加牙齿磨损风险。需进行系统牙周治疗,如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替硝唑片,消除炎症,控制病情发展。
日常要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牙齿问题。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治疗和护理,出现不适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