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乳腺炎与浆细胞性乳腺炎在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预后等方面存在不同。
1. 病因:肉芽肿性乳腺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浆细胞性乳腺炎主要是由于乳腺导管扩张、导管内脂质分泌物积聚、乳头内陷等引起导管壁的炎症反应。
2. 临床表现:肉芽肿性乳腺炎多表现为乳房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可伴有疼痛,部分患者可有乳头溢液,颜色多为淡黄色、脓性或血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早期常出现乳头溢液,可为淡黄色、脓性或血性,后期可形成乳房肿块,肿块大小不一,质地中等,边界不清,可与皮肤粘连,伴有疼痛或触痛。
3. 病理特征:肉芽肿性乳腺炎病理可见乳腺小叶内有肉芽肿形成,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可见多核巨细胞;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理表现为乳腺导管扩张,导管壁增厚,管腔内有大量嗜酸性物质及浆细胞浸润。
4. 治疗方法肉芽肿性乳腺炎以手术治疗为主,切除病变组织,术后可配合药物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早期可采用保守治疗,如药物抗炎、对症处理等,病情严重或形成脓肿时需手术治疗。
5. 预后:肉芽肿性乳腺炎如果手术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浆细胞性乳腺炎经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但部分患者可能因病情反复影响生活质量。
无论是肉芽肿性乳腺炎还是浆细胞性乳腺炎,一旦发现乳房出现异常症状,如肿块、疼痛、乳头溢液等,都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策略,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