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方肌疼痛可能是姿势不良、腰部过度劳损、外伤、腰椎疾病、受凉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纠正姿势、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1. 姿势不良:长期弯腰、驼背或久坐等不良姿势,会使腰方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引发疼痛。应及时纠正不良姿势,保持脊柱自然挺直,定时起身活动,进行适量腰部伸展运动,如站立位体前屈、左右侧屈等,以缓解肌肉紧张。
2. 腰部过度劳损:频繁弯腰搬重物、长时间进行腰部剧烈运动等,易导致腰方肌劳损疼痛。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腰部过度用力。疼痛初期可冷敷,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48 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也可外用云南白药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活血止痛膏等,遵医嘱用药。
3. 外伤:腰部受到撞击、扭伤等外伤,损伤腰方肌引起疼痛。受伤后应立即制动,避免二次损伤。若疼痛严重,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三七伤药片、跌打丸等药物。同时可配合按摩、理疗等,促进恢复。
4. 腰椎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疾病,可能压迫神经,导致腰方肌疼痛。可通过牵引、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缓解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需手术治疗。药物方面,可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腰痛宁胶囊等。
5. 受凉:腰部保暖不当,受寒冷刺激,会使腰方肌痉挛疼痛。要注意腰部保暖,可佩戴腰围。疼痛时可进行热敷,如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也可进行艾灸,选取肾俞、委中、命门等穴位,温通经络。
日常要注意腰部保护,避免劳累和受寒,运动前充分热身,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