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脑勺打个包可能是外伤撞击、蚊虫叮咬、毛囊炎、皮脂腺囊肿、脂肪瘤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冷敷热敷、涂抹药物、手术切除等。
1. 外伤撞击:日常活动中不小心后脑勺撞到硬物,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受伤 24 小时内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包块处,每次 15 - 20 分钟,可减少出血肿胀;24 小时后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若疼痛明显,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
2. 蚊虫叮咬:夏季蚊虫多,叮咬后脑勺后会释放毒素,引起局部过敏反应出现包块。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也可遵医嘱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膏抗炎消肿。
3. 毛囊炎:后脑勺毛囊受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出现红肿小包。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搔抓。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 B 软膏抗感染治疗。
4. 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逐渐淤积形成囊肿。较小囊肿无不适可观察;若囊肿较大或反复感染,需手术切除。
5. 脂肪瘤:由脂肪过度增生积聚形成,多为良性。较小脂肪瘤不影响生活可不处理;较大或有压迫症状的脂肪瘤,可手术切除。
受伤后要注意观察自身症状,若出现头晕、呕吐、意识不清等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刺激包块,饮食尽量清淡,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