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儿的心跳正常值为 80 - 140 次/分。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心跳会有所差异,新生儿的心跳通常较快,约 120 - 140 次/分;1 岁以内的婴儿心跳约 110 - 130 次/分;1 - 3 岁的幼儿心跳约 100 - 120 次/分;4 - 7 岁的儿童心跳约 80 - 100 次/分;8 - 14 岁的少年心跳约 70 - 90 次/分。
原理:小儿的新陈代谢较为旺盛,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心脏需要更快地跳动来满足身体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的身体逐渐发育完善,心脏功能也逐渐增强,心跳次数会逐渐减慢。
具体论述:例如,新生儿由于出生后需要适应外界环境,身体代谢率高,心脏负担较重,所以心跳相对较快。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的身体逐渐长大,活动量增加,但心脏功能也在不断增强,能够更好地满足身体的需求,心跳次数就会逐渐减少。在安静状态下,如小儿处于睡眠状态时,心跳会相对较慢;而在活动、哭闹等情况下,心跳会加快,以满足身体的应激反应。
日常护理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等情况,若发现小儿心跳明显增快或减慢,伴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同时,要避免小儿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小儿心脏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