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狗咬后狂犬病的发病率约为 0 - 30%。通常被健康犬咬伤且伤口处理及时、规范,狂犬病发病率较低;若被患狂犬病的犬咬伤,且伤口处理不当,发病率则较高。
原理: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一旦感染,病毒会沿着神经末梢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如果伤口处理及时,能有效清除病毒,降低感染风险;而患狂犬病的犬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伤口处理不当会使病毒更易侵入人体并大量繁殖,从而增加发病几率。
具体论述:被健康犬咬伤后,只要及时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 15 分钟,并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通常能有效预防狂犬病,发病率较低。但如果被患狂犬病的犬咬伤,即使及时处理伤口,也仍有一定风险,尤其是伤口较深、大量出血或未及时处理的情况下,发病率可能会升高。
日常护理及风险提示:被狗咬伤后,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 15 - 30 分钟,然后尽快就医。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出现发热、头痛、恐水、怕风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告知医生被狗咬伤的情况。按照医生的要求完成疫苗接种和后续的观察治疗,以降低狂犬病发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