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心跳每分钟 60 - 100 次算正常,若心跳超过 100 次/分钟通常可认为心跳偏快。
原理:心脏的跳动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自主神经调节、运动、情绪等。交感神经兴奋时,会促使心脏跳动加快,以满足机体的应激需求;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则会使心跳减慢,起到调节作用。当身体处于某些特殊状态,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时,心脏需要泵出更多的血液来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就会导致心跳加快。
具体论述:比如在运动过程中,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身体需氧量上升,心脏会通过加快跳动来输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发热时,身体代谢加快,心脏也会相应地加快跳动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亢进,心脏也会出现持续性的心跳加快。
日常护理方面,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情绪剧烈波动,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如果心跳持续偏快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胸闷、胸痛、头晕等,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避免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