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血糖控制标准一般为空腹血糖 4.4 - 6.1mmol/L,餐后 1 小时血糖≤7.8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6.7mmol/L。
原理:产后身体的生理状态发生变化,胰岛素敏感性逐渐恢复,但仍需保持血糖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对母婴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空腹血糖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餐后血糖则能体现进食后胰岛素的调节能力。
具体论述:产后血糖控制在上述标准范围内,有助于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同时,可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风险。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可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
日常护理及风险提示:产后应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和运动。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如血糖控制不佳或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