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测主要通过观察心电图的波形来判断心脏的电活动情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察要点:
1. P 波:代表心房的电活动。正常 P 波形态呈钝圆形,在Ⅰ、Ⅱ、aVF、V4 - V6 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P 波的时限应小于 0.12 秒,振幅在肢体导联小于 0.25mV,胸导联小于 0.20mV。
2. QRS 波群:代表心室的电活动。正常 QRS 波群时限应小于 0.12 秒。不同导联的 QRS 波群形态有所不同,例如 V1 导联多呈 rS 型,V5、V6 导联多呈 qRS 型等。
3. ST 段:正常 ST 段应位于等电位线上,即与基线平齐。ST 段抬高常见于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ST 段压低常见于心肌缺血等。
4. T 波:代表心室复极的电活动。正常 T 波方向大多与 QRS 波群主波方向一致。T 波低平、倒置或双向可能提示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
在观察心电监测结果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发现异常心电图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注意事项:观察心电监测时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应定期对心电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如果对心电监测结果有疑问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