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程序及方法如下:
1. 评估环境安全:确保施救者自身及患者所处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2. 判断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在双耳侧大声呼喊,观察患者有无反应。若患者无反应,立即呼救。
3. 摆放体位:将患者仰卧于平坦地面或硬板上,松解衣领及腰带。
4. 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颌骨下方,向上抬颌,以保持气道通畅。
5. 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孔,用口包住患者口唇,缓慢吹气 2 次,每次持续 1 秒以上,观察胸廓是否起伏。
6. 胸外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为按压部位,双手交叠,十指相扣,手臂伸直,垂直下压 5 - 6 厘米,按压频率 100 - 120 次/分钟。按压 30 次后,再次开放气道,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注意事项: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确保按压位置准确、力度适中、频率稳定,避免按压过浅或过深、频率过快或过慢。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抢救措施。如果患者有颈椎损伤,应采用特殊的手法进行开放气道和固定颈椎,以避免加重损伤。在抢救过程中,应保持冷静,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以提高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