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临床特征诊断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腹壁张力增加、腹腔内压升高、少尿或无尿、呼吸功能障碍、心血管功能障碍等。
1. 腹壁张力增加:表现为腹部膨隆、紧绷,触诊时腹壁硬度增加,如同木板样。这是由于腹腔内压力升高,导致腹壁肌肉受到牵拉所致。
2. 腹腔内压升高:通过腹腔穿刺或膀胱测压等方法测量腹腔内压,若持续升高且超过 12mmHg正常腹腔内压为 0 - 5mmHg,则提示可能存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3. 少尿或无尿:由于腹腔内压力升高,压迫肾脏血管,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导致尿量减少。若 24 小时尿量少于 0.5ml/kg/h 或无尿,应考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可能。
4. 呼吸功能障碍:腹腔内压力升高可导致膈肌上抬,限制肺部的扩张,引起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氧合指数下降等。
5. 心血管功能障碍:腹腔内压力升高可影响下腔静脉回流,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心率加快等表现。
注意事项:在诊断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避免单纯依靠某一项指标进行诊断。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腹腔减压、液体复苏等,以减轻腹腔内压力,恢复器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