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怀孕 32 - 34 周开始做胎心监护,如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等情况,可能会提前进行。
胎心监护是通过监测胎心率的变化来评估胎儿在宫内的状况。胎儿的心脏跳动会产生电信号,胎心监护仪通过传感器捕捉这些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图形显示出来。正常情况下,胎儿的心率在 110 - 160 次/分钟之间,并且会随着胎动而有所增加。在胎心监护过程中,如果胎心率出现异常的减速或加速,可能提示胎儿有缺氧等问题。
除了常规的孕期胎心监护外,孕妇在胎动异常、有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时,也应及时进行胎心监护。对于高危孕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胎心监护,以确保胎儿的安全。
在日常护理中,孕妇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胎心监护等相关检查。如果在胎心监护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不要过于紧张,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