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初期的症状较为多样,常见的有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手足皮疹等,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呕吐、流涕等症状。以下是手足口病初期症状的详细介绍:
1.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在 38℃至 39℃左右,发热持续 2 至 3 天,个别患儿体温可高达 40℃。发热时患儿可能会有精神不振、烦躁不安等表现。
2. 口腔黏膜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是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之一,疱疹多位于舌、颊黏膜、硬腭等处,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 3 至 5 毫米,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疼痛明显,患儿常因疼痛而拒食、流涎。
3. 手足皮疹:手足部位出现皮疹也是手足口病的重要表现,皮疹主要分布在手指、手掌、足底、足缘、臀部等部位,初期为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内液体较少,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皮疹不痛、不痒,一般 7 至 10 天可自行消退。
4. 食欲不振:患儿在患病初期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甚至出现拒食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口腔疼痛导致。
5. 呕吐、流涕:部分患儿可能会伴有呕吐、流涕等症状,呕吐一般为非喷射性,流涕症状较轻,多为清水样鼻涕。
手足口病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儿可能仅表现出其中的部分症状,而有些患儿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等。如果患儿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以避免病情加重。同时,家长应注意保持患儿的口腔清洁,避免患儿搔抓皮疹,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