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高可服用的药物有甘草酸制剂、双环醇、联苯双酯、水飞蓟宾、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1. 甘草酸制剂: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其能抑制肝细胞的炎症反应,减轻肝细胞的损伤,从而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临床常用的有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不同剂型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有所差异,需按具体情况使用。
2. 双环醇:可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膜和线粒体,减轻肝脏的炎症损伤,对降低谷丙转氨酶有较好的效果。一般来说,服用一段时间后,谷丙转氨酶可逐渐下降。常见的剂型为片剂,具体服用剂量应根据病情遵行。
3. 联苯双酯:能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促使谷丙转氨酶降低。它的降酶作用较为显著,但停药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谷丙转氨酶反跳现象,所以在使用时需要谨慎,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停药。
4. 水飞蓟宾:主要作用是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免受自由基等有害物质的损伤,进而发挥降低谷丙转氨酶的功效。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有胶囊、片剂等多种剂型可供选择。
5. 还原型谷胱甘肽: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激活多种酶,从而促进肝脏的代谢功能,有助于降低谷丙转氨酶。在临床上,常用于药物性肝损伤等导致的谷丙转氨酶升高情况。
在使用药物治疗谷丙转氨酶升高时,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观察谷丙转氨酶的变化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