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神经抽动应根据疲劳、精神紧张、面部受凉、外伤、面肌痉挛等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休息、放松心情、保暖、手术等。
1. 疲劳:长时间过度用眼、熬夜、体力劳动等导致身体疲劳,易引发面部神经抽动。日常应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使用电子设备。可适当进行按摩、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若抽动症状明显,可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谷维素片,以营养神经,改善症状。
2. 精神紧张: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焦虑、紧张的状态下,神经功能易紊乱,引起面部神经抽动。要学会调整心态,通过听音乐、运动、旅游等方式释放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进行心理疏导。也可遵医嘱服用安神补脑液、逍遥丸、柏子养心丸,调节情绪,缓解神经紧张。
3. 面部受凉:面部受冷风直吹、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等,会影响面部神经的血液供应,导致抽动。注意面部保暖,外出时佩戴口罩、围巾,避免面部直接接触冷风。可对面部进行热敷,温度以40 - 50摄氏度为宜,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若症状严重,遵医嘱服用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减轻神经兴奋性。
4. 外伤:面部受到撞击、手术损伤等,损伤面部神经,可能引发抽动。及时就医对伤口进行处理,根据损伤程度进行相应治疗。若神经损伤较轻,可遵医嘱服用胞磷胆碱钠胶囊、脑蛋白水解物片、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促进神经修复。同时,可配合针灸、理疗等康复治疗,加快恢复。
5. 面肌痉挛:多因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等原因引起,表现为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症状较轻时,可通过休息、放松等方式缓解。若病情较重,可遵医嘱注射A型肉毒毒素,缓解肌肉痉挛;也可服用氯硝西泮片、巴氯芬片、苯妥英钠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等手术治疗。
日常要规律作息,避免面部受刺激,如避免食用辛辣食物、避免强光刺激等。定期复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