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异丙胺盐中毒可能是误服、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在污染环境中停留过久、使用不当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催吐、清洗皮肤、脱离污染环境、合理用药等。
1. 误服:日常生活中,若将草甘膦异丙胺盐误当作普通液体喝下,就会导致中毒。一旦发现误服,应立即进行催吐,可刺激咽喉部促使呕吐。随后尽快就医,医生一般会根据情况给予药用炭胶囊,吸附胃肠道内残留毒物;还可能使用硫酸钠颗粒,促进毒物排出;必要时会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黏膜,以上药物均需遵医嘱用药。
2. 皮肤接触:在使用草甘膦异丙胺盐时,若未做好防护措施,使其直接接触皮肤,毒物可通过皮肤吸收导致中毒。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皮肤,至少冲洗15 - 20分钟。之后可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皮肤不适;若有皮肤破损,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还可口服氯雷他定片减轻皮肤过敏症状。
3. 呼吸道吸入: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喷洒草甘膦异丙胺盐,其雾滴可能被吸入呼吸道引发中毒。要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气道痉挛;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减轻呼吸道炎症;氨茶碱片口服,改善呼吸功能。
4. 在污染环境中停留过久:长期处于被草甘膦异丙胺盐污染的环境里,毒物会逐渐在体内蓄积而中毒。需尽快脱离污染环境,更换衣物并清洗身体。就医后,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静脉滴注,促进毒物代谢;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口服,保护肝脏;辅酶Q10胶囊口服,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均需遵医嘱。
5. 使用不当:比如在配置草甘膦异丙胺盐溶液时浓度过高,或使用过程中防护不到位等导致中毒。应立即停止不当操作,进行自我清洁。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道黏膜;藿香正气软胶囊缓解胃肠道不适;复合维生素B片补充维生素,促进身体恢复。
中毒后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呼吸、心跳、意识等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症状,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和接受治疗。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