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间区综合征早期主要表现有疼痛、肿胀、感觉异常、肌肉紧张、活动受限等。
1.疼痛:疼痛是筋膜间区综合征早期较为突出的表现。受伤部位会出现持续性的剧烈疼痛,且疼痛程度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这种疼痛与一般的损伤疼痛不同,不会因肢体的固定或休息而明显缓解,反而可能因肌肉的被动牵拉而加剧。
2.肿胀:早期即可出现局部肿胀。这是由于筋膜间区内的肌肉、血管等组织受损后发生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液渗出增多。肿胀会使筋膜间区内的压力进一步升高,加重病情。肿胀部位通常较为局限,与受伤部位相对应。
3.感觉异常: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受伤部位有麻木、刺痛、烧灼感等异常感觉。因为筋膜间区内的压力升高,压迫了神经,导致神经功能受损。感觉异常的范围与受累神经的分布区域相关。
4.肌肉紧张:受累肌肉会出现紧张、发硬的情况。这是由于肌肉在缺血、缺氧的状态下发生痉挛。肌肉紧张会进一步限制肢体的活动,同时也会增加筋膜间区内的压力。
5.活动受限:患者会发现受伤肢体的活动范围明显减小。这是由于疼痛、肿胀、肌肉紧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尝试活动肢体时,疼痛往往会加剧。
筋膜间区综合征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上述表现,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可逆的肌肉、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