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有气可能是乘坐飞机或潜水、用力擤鼻、耳部炎症、咽鼓管功能障碍、气压伤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吞咽、按摩、药物治疗等。
1. 乘坐飞机或潜水:乘坐飞机起飞或降落、潜水时,外界气压变化大,中耳内外压力不平衡,导致耳朵有气。可通过吞咽、咀嚼口香糖、打呵欠等动作,促使咽鼓管开放,平衡中耳与外界气压,缓解症状。
2. 用力擤鼻:用力擤鼻时,鼻腔压力突然升高,气体可能通过咽鼓管逆行进入中耳,引起耳朵有气感。避免用力擤鼻,改为轻轻按压一侧鼻翼,擤出另一侧鼻腔分泌物。若症状明显,可遵医嘱使用麻黄碱滴鼻液、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通窍鼻炎片,促进咽鼓管通畅。
3. 耳部炎症:外耳道炎、中耳炎等耳部炎症,可导致中耳积液、肿胀,影响中耳正常通气,产生耳朵有气现象。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进水。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肟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控制炎症。
4. 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因各种原因出现功能异常,不能正常调节中耳气压,引起耳朵有气。可尝试捏鼻鼓气法,即捏住鼻子,闭嘴用力鼓气,使气体进入中耳。也可遵医嘱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片、藿胆丸改善咽鼓管功能。
5. 气压伤:在高压环境突然转变为低压环境时,中耳内压力相对较高,引起气压伤,出现耳朵有气症状。及时远离气压变化环境,多休息。症状严重时,需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鼓膜穿刺抽液等治疗。
日常要注意保护耳部,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减少耳部疾病发生风险。出现耳部不适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