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肠梗阻常见手术治疗措施有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手术治疗等。
1. 胃肠减压:通过插入胃管,将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的张力,缓解痉挛性肠梗阻引起的肠管扩张和痉挛。这能降低肠腔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减轻肠壁水肿,有利于缓解痉挛,恢复肠道正常蠕动,从而改善痉挛性肠梗阻症状。
2.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静脉输液补充丢失的水分、电解质,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痉挛性肠梗阻患者常因呕吐、禁食等导致水电解质失衡,而失衡又会加重肠道痉挛,纠正后可使肠道平滑肌恢复正常功能,缓解痉挛,促进肠道恢复通畅。
3. 药物治疗:可使用山莨菪碱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等。山莨菪碱能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胃肠道蠕动,缓解肠道痉挛;阿托品可阻断M胆碱受体,松弛胃肠道平滑肌;硫酸镁有松弛肠道平滑肌的作用。这些药物遵医嘱使用,能有效缓解痉挛性肠梗阻引发的肠道痉挛。
4. 中医中药治疗:采用中药方剂如大承气汤,通过口服或灌肠的方式,促进肠道蠕动,消除肠道积滞,缓解痉挛。中医认为痉挛性肠梗阻多因气血不畅、腑气不通,中药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恢复肠道正常的传导功能,从而改善病情。
5. 手术治疗: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出现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进行手术。手术方式包括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等。粘连松解术可解除肠道粘连,恢复肠道正常位置和蠕动;肠切除吻合术则针对坏死或病变的肠段进行切除并重新吻合,恢复肠道的连续性,解决痉挛性肠梗阻问题。
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各项操作和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腹痛、呕吐、排便排气等情况。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