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炎常见类型有表面化脓和积脓、蜂窝织炎、脓肿等。
1. 表面化脓和积脓:表面化脓指发生在黏膜和浆膜表面的化脓性炎,其特点是脓液主要在黏膜或浆膜表面渗出。当脓液在浆膜腔、胆囊、输卵管等腔内蓄积时,称为积脓。例如,化脓性尿道炎时,尿道黏膜表面有脓性渗出物;肺脓肿破溃到胸膜腔可引起脓胸,即胸膜腔内积脓 。
2. 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该菌能分泌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可降解疏松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溶解纤维素,使得细菌易于在组织内扩散,表现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常见于皮肤、肌肉和阑尾等部位,如皮肤蜂窝织炎可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 。
3. 脓肿: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该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可使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素,限制细菌的扩散,从而形成局限性的化脓性炎症,即脓肿。脓肿可发生于皮下和内脏等部位,中央为坏死液化的脓液,周围有肉芽组织包绕,如疖是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的脓肿 。
身体出现化脓性炎症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详细检查,准确判断炎症类型。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安排用药,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保持患处清洁,避免二次感染。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新的不适,需尽快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