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内热应根据饮食不当、积食、外感邪气、阴虚体质、环境因素等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饮食、消食导滞、解表散热、滋阴清热、改善环境等。
1. 饮食不当:常因过多食用辛辣、油腻、高热量食物,如炸鸡、辣椒、巧克力等,导致体内积热。应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如蔬菜菠菜、西兰花、胡萝卜、水果苹果、梨、香蕉、粗粮玉米、燕麦、红薯等。减少辛辣、油腻、甜食摄入。可适当喝绿豆汤、冬瓜汤清热。
2. 积食:小孩脾胃功能较弱,暴饮暴食或进食过快,易造成食物在胃肠内停滞不消化,产生内热。可通过腹部按摩促进消化,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打圈按摩。适量运动,如散步、跳绳等。药物可选择小儿化食丸、保和颗粒、健胃消食片,遵医嘱用药。
3. 外感邪气:外感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易入里化热,引发内热。症状较轻时,可多喝温水,促进新陈代谢。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散热。若症状明显,可遵医嘱服用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4. 阴虚体质:部分小孩先天阴虚,体内阴液不足,易产生虚热。可多吃滋阴食物,如百合、银耳、黑芝麻等。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
5.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高温、干燥环境,或穿着过厚,体内热量无法散发,导致内热。应改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温度22 - 26℃、湿度40% - 60%适宜。根据天气增减衣物。
日常要关注小孩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与作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若内热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