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化脓成一个窟窿可选用的药物有碘伏、双氧水、莫匹罗星软膏、康复新液、磺胺嘧啶银乳膏等。
1. 碘伏: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对细菌、真菌、病毒等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它刺激性较小,可直接用于伤口消毒,能有效清除伤口表面的脓性分泌物和细菌,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使用时,用无菌棉球蘸取适量碘伏,轻轻涂抹在伤口及周围皮肤,消毒范围要超过伤口边缘一定距离,每天可消毒 2 - 3 次。
2. 双氧水:即过氧化氢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它能分解产生氧气,破坏细菌的生存环境,从而起到杀菌、除臭的作用。对于化脓较严重、有较多坏死组织的伤口,双氧水可有效清洁创面。使用时,将适量双氧水缓慢倒入伤口窟窿内,会看到有气泡产生,这是正常现象,待气泡减少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再进行后续处理。
3. 莫匹罗星软膏:属于局部外用的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尤其适用于皮肤感染。将其均匀涂抹在伤口表面,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促进伤口愈合。一般每天涂抹 2 - 3 次,涂抹前需先清洁伤口。
4. 康复新液:它可以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坏死组织脱落,修复受损组织。可直接将康复新液浸湿纱布,然后覆盖在伤口上,也可使用注射器将其注入伤口窟窿内,以促进伤口愈合。使用频率根据伤口情况而定,一般每天 1 - 2 次。
5. 磺胺嘧啶银乳膏:具有磺胺嘧啶和银盐的双重作用,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绿脓杆菌有显著效果。它能在伤口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细菌感染,同时促进伤口愈合。将乳膏均匀涂抹在伤口上,厚度约为 1 - 2 毫米,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每天换药 1 次。
伤口出现化脓成窟窿的情况,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加重感染。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