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通常分为六级,分别是 0 级、1 级、2 级、3 级、4 级和 5 级等。从常见到罕见排序如下:
1. 0 级:完全瘫痪,肌肉无收缩活动。
2. 1 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3. 2 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起。
4. 3 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5. 4 级:肢体能做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
6. 5 级:正常肌力,肢体能自由活动,运动自如。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过对患者肌力的评估来判断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状态,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肌力评估可以帮助确定损伤的程度和部位,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脑卒中患者,肌力的恢复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定期的肌力评估,可以及时调整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法,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