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咳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外周性镇咳药和兼具中枢和外周作用的镇咳药等。
1.中枢性镇咳药: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如可待因等。可待因能直接抑制咳嗽中枢,镇咳作用强而迅速,同时还具有镇痛和轻度的镇静作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但因其具有成瘾性,应严格控制使用。
2.外周性镇咳药:
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或效应器等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如苯丙哌林等。苯丙哌林除对延髓咳嗽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外,还可阻断肺-胸膜的牵张感受器产生的肺迷走神经反射,并具有罂粟样平滑肌解痉作用,故苯丙哌林镇咳作用较强,无成瘾性,口服后可迅速止咳,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
3.兼具中枢和外周作用的镇咳药:
如右美沙芬等。右美沙芬主要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中枢性镇咳作用,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当或略强,但无镇痛和催眠作用,治疗剂量不抑制呼吸,长期应用未见耐受性和成瘾性,适用于无痰干咳。
镇咳药的使用应根据咳嗽的原因、性质、程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应避免长期滥用镇咳药,尤其是中枢性镇咳药,以免掩盖病情或产生不良反应。在使用镇咳药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