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常见的有牵引治疗、外固定支架治疗、髓内固定系统治疗、髓外固定系统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1. 牵引治疗: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牵引治疗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通过持续的牵引,能使骨折断端逐渐复位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位置,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一般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皮肤牵引适用于小儿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长时间骨牵引者,通过粘贴在皮肤上的牵引带施加力量;骨牵引则是通过在骨骼上穿针,利用牵引弓和牵引绳进行牵引,能提供更大的牵引力量,维持骨折复位。
2. 外固定支架治疗: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将固定针经皮穿入骨折部位的骨骼,通过体外的连接杆将这些固定针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结构。这种方法能在骨折部位提供相对稳定的固定,减少骨折端的活动,有利于骨折愈合。同时,外固定支架具有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的优点,对于一些开放性骨折或局部软组织条件较差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较为适用,可避免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带来的感染风险。
3. 髓内固定系统治疗:髓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将髓内钉插入股骨骨髓腔内,通过髓内钉上的锁钉将骨折远近端固定在一起。髓内固定系统的力学性能良好,能有效分担骨折部位的应力,减少骨折端的剪切力和旋转力,提高骨折的稳定性。而且髓内钉位于股骨的中心轴线上,符合人体的生物力学原理,有利于骨折的愈合。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不稳定型骨折。
4. 髓外固定系统治疗:髓外固定系统如动力髋螺钉DHS等,通过钢板和螺钉将骨折部位固定。这种方法能提供坚强的固定,使骨折端紧密接触,促进骨折愈合。动力髋螺钉的滑动加压机制可以使骨折端在负重过程中产生轴向滑动,有利于骨折的嵌插和愈合。常用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能较好地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5. 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骨质疏松严重、骨折难以愈合或合并有髋关节疾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置换人工髋关节,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髋关节的功能,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去除受损的关节组织,植入合适的人工关节假体,重建髋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治疗后要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日常活动中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防止再次损伤。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