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是因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肺组织受到放射性损伤而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影响肺功能。以下是关于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内容:
1. 急性放射性肺炎:较为常见,通常在放疗后 1 - 3 个月内急性起病,表现为高热、咳嗽、胸痛等,胸部影像学可出现片状模糊影。
2. 慢性放射性肺炎:相对少见,多发生在放疗后 6 个月至数年,症状逐渐出现,如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加重、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等,胸部影像学可见肺纤维化改变。
3. 放射性肺纤维化:较为常见,是放射性肺炎的晚期表现,肺组织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患者活动后呼吸困难明显,胸部影像学呈网状或条索状阴影。
4. 放射性肺水肿:相对罕见,在放疗后短期内突然出现,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胸部 X 线或 CT 可显示肺淤血征象。
5. 放射性支气管肺炎: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有时伴有低热,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影像学可见支气管周围炎症改变。
注意事项:患者在接受放疗期间及放疗后应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放射性肺炎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