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给药途径常见有口服、直肠给药、局部外用、关节腔注射、静脉注射等。
一、口服:口服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药物经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发挥抗炎止痛等作用。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均可通过口服途径给药。
2.直肠给药:将药物制成栓剂,经直肠黏膜吸收。这种途径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能更快地发挥药效,尤其适用于不能口服或口服困难的患者,如呕吐严重的患者等。
3.局部外用:通过局部涂抹、贴敷等方式将药物作用于局部病变部位,如关节、肌肉等,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
4.关节腔注射:将药物直接注射到关节腔内,使药物在关节局部达到较高的浓度,从而更有效地治疗关节炎症。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关节病变。
5.静脉注射:药物通过静脉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起效迅速,适用于病情较重、需要快速缓解症状的患者。但静脉注射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等,需在医生的严密监护下进行。
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给药途径。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有特殊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