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奶吃了就排便可能是胃肠发育不完善、乳糖不耐受、腹部着凉、肠道感染、食物过敏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喂养方式、补充乳糖酶、做好腹部保暖、使用抗感染药物、规避过敏食物等。
1. 胃肠发育不完善:宝宝年龄小,胃肠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胃结肠反射较为敏感,吃奶后容易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导致排便。可采取少量多次喂奶的方式,减轻胃肠负担,喂奶后适当竖抱、拍嗝,帮助排出胃内空气。
2. 乳糖不耐受:宝宝体内乳糖酶缺乏,无法完全消化母乳或奶粉中的乳糖,导致肠道渗透压改变,引起腹泻、吃奶后排便。可在喂奶前补充乳糖酶制剂,如儿歌乳糖酶滴剂、爱宝乳糖酶胶囊、亦贝安乳糖酶颗粒,遵医嘱用药。还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
3. 腹部着凉:宝宝腹部保暖不当,着凉后会引起肠道痉挛,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吃奶后排便。要注意宝宝腹部保暖,可使用肚兜、热水袋热敷腹部,但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4. 肠道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肠道,引发炎症,影响肠道正常消化吸收功能,导致吃奶后排便。若是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蒙脱石散止泻,病毒感染一般对症治疗,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5. 食物过敏:宝宝对母乳或奶粉中的某些成分过敏,进食后肠道发生过敏反应,出现排便异常。需明确过敏原,若是牛奶蛋白过敏,可更换为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奶粉;母乳喂养妈妈要规避可能的过敏食物。
日常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体重增长等情况,保证宝宝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