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等感染心内膜或心瓣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包括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常见的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真菌如念珠菌等也可引起,病毒如柯萨奇病毒等偶可引发。
1.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急骤,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明显,可出现进行性贫血、脾大等。瓣膜损害严重,易发生心力衰竭。
2. 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多为草绿色链球菌,起病相对较缓,可有发热、乏力等表现,常伴有心脏杂音的变化。
3. 肠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发热、全身感染症状较明显,易并发心功能不全等。
4. 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情较为严重,高热持续不退,全身中毒症状重,病程长,预后较差,常累及多个瓣膜。
5. 其他病原体感染性心内膜炎如病毒等:相对较为罕见,症状可能不典型,可出现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等,对心脏瓣膜的损害相对较轻。
注意事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包括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等检查以评估病情变化。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和改善。饮食上要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