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常采取以下几种卧位固定方式: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卧位、下肢皮牵引卧位、骨牵引卧位、外固定架固定卧位、钢板内固定卧位等。
一、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卧位:
将骨盆兜带通过特制的装置固定在患者的骨盆部位,利用重力作用进行牵引,使骨盆骨折部位得到复位和固定。患者需平卧,骨盆兜带应放置在髂嵴以下部位,保持骨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下肢皮牵引卧位:
在患者的下肢皮肤上通过牵引装置施加牵引力,间接作用于骨盆骨折部位。患者取平卧位,下肢保持伸直位,牵引重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骨折情况进行调整,以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3.骨牵引卧位:
通过在骨盆或下肢的骨骼上穿入钢针或螺钉,然后连接牵引装置进行牵引。患者需平卧,牵引部位应保持正确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牵引效果。骨牵引需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4.外固定架固定卧位:
将外固定架的固定针穿入骨盆或下肢的骨骼,通过外固定架的连接杆和夹头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患者平卧时,外固定架应保持稳定,避免碰撞和扭曲,定期检查固定针的位置和固定情况。
5.钢板内固定卧位:
通过手术将钢板固定在骨盆骨折部位的骨骼上,以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患者术后需平卧,避免过早下床活动,防止钢板松动或骨折移位。同时要注意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预防感染。
在进行骨盆骨折卧位固定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局部情况,如出现疼痛加重、肢体肿胀、感觉异常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同时,要保持患者的床铺整洁、干燥,定期协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逐步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