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前抽血主要查血常规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肝肾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肌酐、尿素氮等、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 125 等、电解质包括钾、钠、氯、钙等等。
1. 血常规:了解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评估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状态,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白细胞减少或增多、血小板减少等情况,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影响化疗的耐受性和疗效。
2. 肝肾功能:检测肝脏和肾脏的功能,因为化疗药物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也能反映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3. 凝血功能:评估血液的凝固能力,化疗可能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和功能,导致凝血异常,增加出血或血栓形成的风险,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肿瘤标志物:某些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能与肿瘤的存在、进展或治疗反应有关,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情况,监测治疗效果,但肿瘤标志物并非诊断肿瘤的唯一依据。
5. 电解质: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对于身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化疗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及时检测电解质可以指导治疗和预防相关并发症。
在化疗前抽血检查时,患者应保持空腹状态,并按照医生的要求配合检查。同时,患者应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医生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制定合适的化疗方案。如果检查结果出现异常,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