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力衰竭的危害常见的有呼吸困难、乏力、水肿、胸水、腹水等。
1. 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较为突出的症状,起初可能在剧烈活动时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费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患者因缺氧而出现头晕等不适。
2. 乏力: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能量代谢受影响,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日常活动耐力明显降低,简单的家务劳动等都难以完成。
3. 水肿:多从身体低垂部位开始,如双下肢,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因为心力衰竭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的,水肿不仅影响外观,还会使患者行动不便。
4. 胸水:心力衰竭严重时,胸膜腔内会有液体渗出,形成胸水。胸水会压迫肺部,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症状,影响气体交换,导致患者呼吸更加困难。
5. 腹水:肝脏长期淤血,可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进而出现腹水。腹水会使腹部膨隆,患者会有腹胀、食欲不振等表现,影响营养摄入。
当出现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严格配合治疗。日常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控制盐和水分的摄入,减轻心脏负担。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