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表现主要有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头晕或乏力、多汗、失眠、焦虑或抑郁等。
1. 心悸: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可伴有心前区不适感,有时感觉心脏跳动不规律,如早搏等。
2. 胸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呈压榨性、闷痛或刺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有时可放射至肩背部、上肢等部位。
3. 呼吸困难:活动后或安静状态下出现呼吸急促、气短,严重时可能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甚至可能导致缺氧和发绀。
4. 头晕或乏力: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症状,尤其在体位改变时较为明显。
5. 多汗:心血管功能紊乱时,交感神经兴奋,可导致患者出现多汗的症状,尤其是手心、脚心、额头等部位出汗较多。
6. 失眠:患者可能因心悸、胸痛等症状影响睡眠,出现失眠、多梦、易惊醒等情况,长期睡眠不足会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7. 焦虑或抑郁:长期的心血管功能紊乱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而这些情绪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心血管功能。
注意,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有助于稳定心血管功能。